文/团宣通讯社 李卓凡 杜芬 刘瑾 曾巍芳 蒋恩第
“很久没有一次说这么多话了,没有试着这样去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也许因为我相信阻碍人的东西终会被跨越吧,所以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有什么与众不同。”
人物介绍:黄健栓,商学院经济1401班。18岁考取南开大学,面对家中突发的意外,他割舍学业,担起家庭的重担。至2014年家境稍微好转,23岁的他再次参加高考,考取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进入法大以来,通过各种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独立,并承担祖母部分生活花销;勤奋学习,不仅连续两年保持专业第一名,并且在数学建模比赛、各类学科竞赛、及体育竞赛中都获得了优秀的成绩。2017年当选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亲人安康吾生愿,男儿弃学终未悔
“家庭在我的心目中处于最高地位,没有之一。”对于五岁就和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的黄健栓来说,祖父祖母不仅是自己家人,更是无法替代的存在。
回想起儿时,一向爱笑健谈的黄健栓渐有哽咽,眼眶通红:“我小时候其实是特别飞扬跋扈的。曾经因为骗了五毛钱,祖父母特别生气,跑到学校轮番教育我。我从此再没拿过一分钱。”虽然那时还小,但祖父祖母朴实的教诲却一直烙印在黄健栓的记忆里,让他不敢遗忘。
刚被南开录取的少年意气风发,突闻祖父患病的消息,在光明的前途与不定的未来之间,他毅然放弃前者,回身便开始了为祖父奔波的五年。兜兜转转,一切正在往好处发展之时祖父却突然安详离去,黄健栓回忆道:“我从没有像收到祖父去世消息时那样失态过,把不相信、面对现实、偷偷哭这三种状态固定成了一个模式,反反复复,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
祖父的离世成为了五年社会磨砺的转折点,“唯一欣慰的是祖父安详地离开,没有受什么痛苦。唯一的遗憾是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当被问及放弃南开是否后悔,黄建栓顿了顿缓缓地说:“我在想我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答案是没有,在为家人放弃学业的问题上我没有考虑过后不后悔的问题。”家人于他,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与至亲至爱每一天的相处都是倒数。我从不后悔,只是来北京上学离家远,不能多陪陪祖母。”
世事磨练辛酸泪,求学之念永存心
19岁的黄健栓初入社会,先后走过北京、天津、重庆、河南……在人才济济的大城市里,既无阅历又无文凭的小伙子,艰难可想而知。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地搬钢筋,“一开始每天都感觉精疲力竭,浑身发疼。”但是回想起来也有乐趣的地方:“在龙舟队的时候结识了很多高手,有中国顶尖的摔跤手、俄罗斯的职业桑搏选手、哈萨克斯坦的拳击术高手还有乌兹别克斯坦的国术摔跤手。”黄健栓博采众长,从他们身上学了一些格斗术,后来便去了健身俱乐部做散打教练。有的时候会模拟歹徒和特警对练,“感觉真的很刺激。”辗转在数个城市里,日复一日地看着早上五点多的城市,“走在路上各种各样的商场和小吃店都已经开门。”黄健栓真切地感受到,“所有事情的背后都有人在付出着,都是来之不易的。”
为家庭而奋斗的责任感支撑着黄健栓,日日相复的疲惫和学生时期的巨大落差没有击退他,反而更磨练着他坚毅的性格。“我也大着胆子去面试过一些证券公司,因为专业文凭是硬性条件,面试的公司看完我的文凭便都没有了后续。”
深入社会兜兜转转五年,终于稳定了祖父的病情,重新撑起了整个家,深刻体会了知识、文凭和学习之重要性的黄建栓于2013年秋季开学前打定主意要回学校复读,再战高考,重入大学。
梦圆法大再少年,书山有路辟蹊径
离校五年再战高考,面对生活给予的这份考卷,黄健栓用成绩书写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次高考感觉挺轻松的,第二次高考就更轻松了。”问到两次高考感受,黄健栓选择将“轻松”作为他的关键词。他幽默地说着:“已经考多了,就算是接到录取通知书,心里也是很平静的。”尽管分数已达法学标准,但在几年的社会生活之后,黄健栓感觉到“自己思维架构上的缺失”,他试图去补充思想中关于经济运作和社会规律的那块拼图。在他心目中,经济学是“更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即使是在法大浓郁的法学专业氛围中,他也有信心能够“学得挺好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黄健栓担的起“学霸”二字,学习经济学后,他不仅连续两年保持专业第一名,更是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常人眼中特立独行的他,在前进的道路上走的步步铿锵。
“我心中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时刻表。根据自己的情况,分不同时段做不同事情。比如上午做一些记忆性工作,下午完成逻辑处理问题,而晚上则作一些发散性思维的事情。”他的成竹在胸并不来自一个个奖杯或者奖章,更来源于他成熟的自知。
正如他最喜欢的古语一样,“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他的严以律己让他在生活的旋涡中逆流而上,而大概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将坎坷的道路夷为坦途。
生活给予黄健栓的兜兜转转就像一口希望井。“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坚毅、果敢、以及智慧让他总会把他人眼中的绝望转化成最美丽的惊喜,沉甸甸装进青春的口袋里,丰盈起只属于他的光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