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安宁疗护科>> 哀伤支持 >>正文

哀伤支持

我们可以如何理解 「丧失」? | 丧失 哀伤 与爱(中)

来源:海医安宁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5-12 10:43:17
字号:
+-14
浏览次数:

上一篇章 你了解「丧失」吗?| 丧失 哀伤 与爱(上) 介绍了“什么是丧失”以及“成长性丧失”,本文将接续前文,介绍“急性创伤性丧失”及“预期性丧失”的相关知识。


成年后,很多人因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或与自己的关系而痛苦,因此踏上学习、觉察、探索、实修之路,渐渐,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成长性丧失带来的创伤基本是关系创伤。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大概是成长性丧失的意义。然而,当痛几乎要击穿我们的世界时,我们如何来看待它呢?

丧失 哀伤 与爱(中)


文 | 心理师 游雅如

(接上文)

2.急性创伤性丧失


一些重大事件会直接造成创伤性丧失,而这些事件通常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相对而言,成长性丧失的创伤是慢性创伤,更隐密且不易被察觉。


急性创伤事件一般包括:

1.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森林火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火山爆发、雪崩、瘟疫等。

2. 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空难、海难,踩踏、火灾及爆炸、建筑物坍塌、环境灾难(如核灾难)等。

3. 人为灾难(暴力,犯罪和恐怖主义引起的):家庭暴力、抢劫、枪击、爆炸、拐卖、性侵犯、性虐待、拷打或关禁闭、人质劫持、战争及恐怖活动等。

4. 其他重要的生活事件:手术、失业、离婚、疾病、重大医疗、死亡等家庭相关事件,或重大责任事故,遭遇不公平待遇,经历他人死亡过程等。

1.jpg

    急性创伤性丧失,就像生生把一个人身体撕裂一样,往往对人的生理心理都会造成巨大的创伤,很多人经历急性创伤事件后,都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反应。


    PTSD 会有一系列症状:


    如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总感觉可怕的事件会再次发生;如极力回避与创伤有关的地点、人或事,甚至会出现选择性遗忘,像是创伤事件没发生过一样,但生活中要不表现麻木无感要不极易莫名崩溃;或是表现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及抑郁或焦虑情绪等。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典型的PTSD反应。影视作品也有很多的描述,诸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海边的曼彻斯特》,受创者像生活在梦魇中,安全堡垒被击碎,无法正常生活,内心对危险的恐惧一直侵蚀其身心健康。


    因个人的承受力不同,同样的事件,对有的人是如一片雪花落下,对有的人是如雪崩般的灾难。当遭受了急性创伤事件,就大部分人来说,极力推荐寻求精神科医生及专业心理工作者的支持,就像身体生大病一定要看医生一样,寻求帮助是积极、负责的智慧心态。

2.jpg

案例3:


    学员W,甜美开朗,有外人看起来很美满的家庭,夫妻二人工作都不错,还有个5岁的可爱儿子。来参加沟通班,是因为W很苦恼与老公常常吵架。


    她工作有能力且很努力,领导也信任她,多次给她调岗,去的不是操心的岗位就是新任务岗位,她披星戴月回家是常事。老公工作也忙,对她的工作有时表达理解,但更多的是抱怨孩子没人陪伴,家里没人照顾,认为领导就是欺负她任劳任怨,而她根本不值得这样付出,收入并没有比别人多多少。


    她虽也为工作感到疲惫,但希望能得到老公的理解,因为她希望“别人眼里,奶奶是个很好的人,很优秀的人,所以孙女有出息”。老公却对这个拼命工作的动机很不屑,说她幼稚。往往这时W就会崩溃,对老公很愤怒,俩个人就对峙起来。


    W的父母在她一岁时就离异了,爸爸娶了继母,她的日子过得不太好,尤其是有了弟弟以后。一次2岁的弟弟把暖水瓶碰倒,烫伤了,继母说是她故意搞的,狠狠地打了她。她哭着从家里跑出门。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在心上。后来,她独自一人跑到了2公里外的奶奶家,奶奶抹干了她的眼泪,坚定地说:妮子,不哭,奶奶养你。从此,她与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是每早送她走出家门,每晚在门前守候她的人,一春又一春,陪伴她渡过小学,走过初中,高中时怕她在县城的高中住校不适应,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仓库陪她熬过。她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失去了父母,但有个温暖的宠爱她的奶奶。


    再后来,她去外地上大学,开心或不开心的事都会第一时间给奶奶打电话。她开始交男友了,分手… 又有新男友…。假期回家,奶奶指着来找她玩的一高中男生说,他喜欢你,你应该跟他好,比你现在交往的强。她觉得奶奶不懂自己了,因此而生气,甚至吵了架。她感到跟奶奶有了隔阂,奶奶不再是那个百般宠爱她的奶奶了。


    那个假期在不愉快中结束。她返回学校后许久没有联系奶奶,有天傍晚,她走在操场上,看到天空一边的残阳似血,一边的乌云气势汹涌,似乎要吞噬这个世界。她突然有些隐隐不安,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奶奶没有接。她给表姐打电话,让她去看看奶奶,表姐后来回话说拍大门没有人应,奶奶可能串门去了。那个夜晚W多次惊醒,说不清的烦躁。


    清晨W再次给家里打电话,依然没有人接,不祥的感觉裹挟了她,她心揪得紧紧的,觉得憋得慌,有些不知所措。果然,没过多久,表姐电话打来,抽泣着说,奶奶应该是昨晚在家摔倒,头磕在桌边,血流一地。今早大家看奶奶家还是没动静,才打开门进去,发现老人家已经走了。


    W 现在的老公,正好就是当初奶奶不看好的男友。每次与老公吵架时,她心里都有个声音:我怎么这么蠢!如果听奶奶的,或许我会更幸福。

3.jpg

    W的案例中,我们能看到她经历过诸多丧失。首先是丧失了养育父母,跟奶奶建立了非常紧密的依恋关系。但在她青春期要和奶奶心理分离时,奶奶是不能接受的,因此W未完成这个重要时期的必要的丧失。奶奶在这时突然离世,她又丧失了最重要的亲人,并且停留在了关系僵局里,使得本来就让人悲痛的事实更加无法被接受。


    没有完成哀悼,因此她始终对奶奶的离世感到愧疚和自责,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并把对自己的愤怒投射到老公身上;因此她潜意识地在工作上强迫自己必须表现得优秀——奶奶是优秀的,这样自己就能和奶奶连接,心理上不分离。


    总的说来,W由于在青春期丧失初步完成“我是谁”的阶段时,奶奶的控制让她愤怒和反抗,但尚未和解的奶奶突然去世中断了这个分离的过程,因此她无法真正成为独立的自我,也完成不了对奶奶的哀悼,依然需要做奶奶的好孩子、领导的好员工,使得婚姻关系失衡。

4.jpg

3.预期性丧失


    预期性丧失指丧失尚未真正发生,却又在人的预期之内的丧失。常见于患上长期疾病或不治之症的病人及其家属之中。


    在安宁病房,整个团队做的所有工作都在面对因丧失带来的哀伤:


    让病人身体尽可能的舒适,减少患者和家属的痛苦;协同家属帮助病人完成遗愿,让患者们在爱的连接(四道人生)中减少遗憾;最后,帮助家属陪伴亲人有尊严有温度地安详离开。


    海医安宁病房里,这样的温暖故事很多,并且当事人通常都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在海医安宁病房中,工作团队还会评估临终病人家属的哀伤状况,病人离世后半年,哀伤关怀小组会回访家属,了解其身心状况,提供后续的支持服务。


    咨询师记得曾有位女士,照顾临终的妈妈无微不至,大家都很感动。通过交流了解到,这位女士一边照顾妈妈,还一边牵挂着家里的外孙女,说自己平时帮女儿带4岁外孙女,近期不在家,外孙女就常哭闹。经咨询师评估,她可能会有延长性哀伤的问题。在后来2次间隔一年多的电话回访工作中核实,的确如此。


    透过她的模式可以看到,她的能量比较多地都投注在他人身上,而回到自己身上的比较少。因此丧失妈妈后,心中就空了的感觉,妈妈不在爱就不在了,很难完成哀悼。


    对于预期性丧失,有的家属在长期照顾中慢慢接受病人终将离开的事实,哀伤期比较容易渡过。但对有些照顾者,其生活可能很大的重心就是照顾病人,病人的离开使他/她失去自我价值感,对自己的生命更容易产生无意义感。这样的哀伤也会延续更长时间。

5.jpg

   预期性哀伤,是临床中最棘手的难题,一个人一生要就此永远划上句号,算总账时刻到了,问题是,我们准备好了吗?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吗?想过怎么死吗?是在ICU高级昂贵冰冷的救命机械中离开还是在家人温暖的祝愿和凝视下离开?


    笔者闭眼体会过,想象自己躺在洁白的病房里,在弥留之际拷问自己,是怎么渡过这一生的?对自己满意吗?心头涌上的是什么情绪呢?不舍、愤怒、不甘和绝望、恐惧的,还是从容、淡淡的歉意和平静… 死了,就彻底消失了呢,还是会去到哪里呢?然后家人们对我这个执拗任性的糟老太太,会悲伤多久呢?再想起我时,他们之间能去交流吗?谈起时是温暖多些呢?还是生气遗憾更多呢?他们体会到我留下什么了呢?他们能好好地过自己的生活吗?


    这些问题背后,都让笔者觉察到自己是如何面对过往的丧失,而漠视丧失带来的,是让自己总有不安、缺点什么的感觉。在安宁病房看到了太多未做好准备的临终,善终并不容易。


    祝愿有更多的人能整理反思自己曾经的丧失,终有一天可以在四道人生后安详平静地离开。


小记:亲爱的读者,你是如何面对自己大大小小的丧失的呢?你有思考过死亡吗?期待您的故事分享。


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